江北集中区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0-05-19 08:47信息来源: 省江北产业集中区阅读次数: 字体:【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关心下,集中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要求,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培育,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集中区发展迈入了历史新阶段。

一、2019主要工作成效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3%,实际利用内资39.5亿元,同比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6.1%;外贸1.85亿美元,增长46倍。

积极谋划改革创新举措,高质量发展任务进一步明确。一是认真贯彻李国英省长调研讲话精神。提前谋划改革各项任务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分工,按时间节点拟定运行机制改革、产业规划编修、招商机制创新、遗留项目矛盾化解等有关政策初步意见和工作方案,分别报省市有关部门。二是积极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协助谋划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有关重点工作任务,代拟关于成立市进一步推动省江北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有关文件;配合市直有关部门,从完善规划、先导项目、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运营模式及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谋划,拟定了有关具体任务。三是围绕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做好充分调研准备。围绕管委会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赴外地进行考察,形成考察报告,对下一步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进行深入谋划。

)全力推进精准招商,主导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显现。一是明确主导产业。结合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美博智能电器、金辉新材料、金箔机电等项目基础,初步明确了电器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重新编修集中区产业规划。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集中区实际,拟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需求具体目录,细化14个具体产业领域,初步明晰了产业重点主攻方向。二是着力接续产业链条。按照精准招商的要求,围绕智能电器和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精心绘制“招商地图”,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依托美博智能电器产业园项目,引进了蒸发器、冷凝器“两器”、空调注塑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目前,正在推进空调电机项目落户。依托苏立清洁能源设备项目,引进了芬尼空气源热泵项目。强化专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专班”的思路,加强对相关产业发展形势的研究,锁定目标区域、企业,提高招商实效。拟定集中区完善招商工作机制提升招商专业化水平的政策意见。对接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专业化平台,积极探索招商新模式。三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019,新开工项目7个,新投产项目6个。年产60万台电机的金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全面开工,计划2020年投产;年产100万台智能空调的美博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竣工,2020年将全面投产;年产2.2亿平方米高分子电池隔膜、覆膜的金辉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完成,2020年将全面投产。

)强化城市配套和服务效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完善配套施建设。和睦路中段、江北八路、江北大道建成通车,集中区城市路网进一步优化。园区亮化工程及天和苑、和谐大道绿化工程基本完工,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完成园区雨污管网排查、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以及公厕建设改造等环保、惠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全力保障天和苑、幼儿园以及美博、金箔等关系群众、企业涉水涉电工程,及时投入使用。二是推进“四送一服”活动。落实“保姆式”服务,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及时兑现各项补助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受理企业各类资金申请177笔共计4.1亿元,帮助企业办理注册地址变更43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额1.9亿元。深入企业组织政策宣讲32场,召开企业座谈会30场,印发政策宣传材料120余本;对接要素项目数21个;收集办理企业反映问题44条,办结率100%三是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推荐美博申报市级重点研发项目;培育金辉、京仪、美博、苏立和昊森新材料等项目为高新技术企业。昊森、鸿融两家企业开展规上企业申报工作。做好企业项目资金申报工作,获得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省级引导资金487.9万元;拟申报省三重一创项目补助资金754万元;获得2019年度制造强省工业强基技术改造补助资金780.4万元。企业新增专利申请60件,新增专利授权45件。

)加强园区精细化管理,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财政及国有资产监管。严格支出审核审批、大额资金上会和三公经费管理等制度,大额资金报会10次,审核52笔。公租房实际租赁568套;标准化厂房出租面积新增8.3万平方米。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水清岸绿产业优要求,严把建设项目选址关、环评关、三同时验收关。否决污染大、环境防护距离大、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等项目10个,4家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完成3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制定污水处理监管考核方案。全年未出现秸秆焚烧火点。三是强化安全生产。深入开展1+7+N行动,开展各项检查182次,发现隐患201条,到期整改率100%;督促企业自查隐患735条,均已整改到位。编制完成集中区各项安全生产专项预案,深化“三同时”覆盖面,完成园区6个项目安全生产预评价和安全生产设施设计。四是加强综治平安工作全力开展矛盾隐患排查,领导主动约访、接访、集中化解重大信访事项。2019,接待群众来访229851人次,解决农民工工资及劳务费用1143万元;及时处理市长热线、人民网留言等各渠道投诉27件次回复率、满意率均100%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对各类案件警情进行梳理,摸排线索。

二、2020年工作安排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省、市推动集中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要求,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健全项目建设推进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集中区新阶段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为主抓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承接布局电器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中区土地等要素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等优势,积极与沪苏浙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建设一批托管园、共管园、园中园等共建园区,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努力打造成为承接新兴产业布局转移优选区和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

全面改革创新机制催生内生动力紧紧围绕省、市推动集中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聚焦突出矛盾,结合发展现状,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改革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制度,打破身份界限;灵活制定薪酬体系,实行绩效管理。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集中区发展瓶颈,增强高质量发展体制新优势。

完善功能配套建设补齐城市短板适应产业新城建设需要,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统筹建设各类文化服务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逐步完成城市功能配套。开工建设智能家电配套产业园、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天门山双创产业园,完成江北智能家电产业园一期项目、金箔机电产业园一期项目,完成金辉项目一期消防验收工程。

着力化解遗留问题实现轻装上阵坚持用发展的思路积极稳妥处置项目遗留矛盾。能够盘活的项目,支持企业尽快开工建设;难以盘活的项目,依法合规收回土地,实施腾笼换鸟。对企业闲置的厂房,积极引进项目加以盘活利用。对涉及国有资产问题的涉诉项目,实行领导包案,加强与法院等部门对接,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